
近日,我校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2023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张城玮,以其高难度花样的跳绳被人民网视频号全网推送。网友直呼:“这是第一次,我的手、脑、眼睛同时说不会。”让我们走近这位让主流媒体点赞的“破圈”少年。
张城玮是一位怀揣梦想、坚持不懈的跳绳健将,小学三年级初触绳柄,初中接触花样跳绳并对此着迷,凭借着他非凡的技艺与多年来不懈的努力,2024年夺全国跳绳联赛总决赛公开青年组个人花样精英级冠军,2025年以卓越表现入选中国跳绳国家队。这位手握全国冠军奖杯的国家队健将,用十年光阴演绎着“一根绳”上的极致追求。
个人荣誉

2024年全国跳绳联赛广西北海站公开青年组个人花样精英级第一
2024年全国跳绳联赛四川成都站公开青年组个人花样精英级第一
2024年全国跳绳锦标赛16岁以上组个人花样第一
2024年全国跳绳联赛总决赛公开青年组个人花样精英级第一
2025年中国跳绳国家队队员
破茧成蝶之路
从小学三年级初握绳柄的懵懂少年,到如今的国家队选手,张城玮用十年磨一剑的坚持诠释着“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初中时期与花样跳绳的惊艳相遇,让他找到了毕生所爱;2017年广州市中小学跳绳比赛见证认知颠覆,开启了他对竞技跳绳的深层思考;2023年两次全国赛的失利,更是化作破茧重生的契机。通过200+小时赛事视频研习、数十套动作编排迭代,最终在2024赛季以完美表现登顶巅峰。


比赛现场照片
在跳绳比赛的赛场上,他如同一道闪电,动作迅捷而流畅。随着裁判一声令下,他手中的跳绳迅速划破空气,发出清脆的“嗖嗖”声。他的双脚轻盈地起落,仿佛与地面只有瞬间的接触,节奏稳定而有力。无论是单摇、双摇,还是复杂的交叉跳,他都表现得游刃有余,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到位,毫无拖沓。观众的目光紧紧追随着他的身影,屏息凝神,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的瞬间。他的脸上始终带着自信的微笑,仿佛一切尽在掌握。最终,他以绝对的优势夺得冠军,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他的表现不仅展现了高超的技艺,更传递出坚韧与拼搏的精神,令人敬佩不已。
日常训练
张城玮坚持一周训练5天,每日2-3小时系统训练,无论晴雨均严格执行专项计划,每日针对特定技术环节展开精细化打磨,赛前全面聚焦比赛套路演练,力求在赛场上展现出最好的自己!日常训练以“个人特训+团队协作”双模式构建高效训练体系,既有独自一人的专注训练,也有和队友一起的默契配合,既通过独立训练雕琢动作细节,又与队友协同提升配合默契,从而以科学规划、专注投入和团队精神为基石,持续向更高竞技目标稳步迈进。

张城玮日常训练照片
对话追光者
小编: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到体育竞技,如何平衡两者?
张城玮:专业课的编程思维让我更擅长动作分解设计,图形处理能力助力花样编排创新,看似不同的领域其实都在追求极致美学。
小编:你获得了这么多奖项,请问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
张城玮:非常感谢父母、学校老师们对我的支持和鼓励,也非常感谢一直以来不同的教练对我的付出和队友一直的陪伴。这些各种大大小小的奖项,让我更加坚定,努力终有回报。我会更加努力,踏向更高阶的舞台,追求梦想。
小编: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给同学们?
张城玮:找到让你眼睛发光的领域,把“坚持”拆解成每天可见的0.01进步。就像编程要debug,训练也要不断“debug”自己的技术盲点。
当跳绳的破空声与键盘的敲击声在校园交响,张城玮以独特的青春叙事告诉我们:追梦从来不是单行线。在这位00后少年的蓝图中,既有为国争光的壮志豪情,也有用数字技术革新体育训练的创新理想。张城玮的“出圈”不仅是个人的高光时刻,更是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五育融合”育人理念的生动诠释。让我们期待他在国际赛场继续舞动中国红,更期待更多新华学子在各自领域跳出属于自己的“人生花样”!
图:张城玮
文:区蕴熙、陈伟峰
初审:陈伟峰
责编:陈诗源
终审:帅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