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我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子在第十二届MathorCup全国高校数学建模挑战赛中荣获佳绩

发布时间:2022-06-07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近日,2022年第十二届MathorCup全国高校数学建模挑战赛成绩公布。我校共派出3支队伍参加比赛,经过激烈角逐,我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杨宣老师带领的其中一支队伍荣获全国三等奖的好成绩。该队伍的成员为邱健强(2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吴嘉生(2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罗文灏(2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另外两支队伍均获得了成功参与奖。此次的收获不仅给学校带来荣誉,更是为学院的荣誉墙增添了光辉的一笔。

1 信息科学学院数模队伍成员合影

2 获奖证书

MathorCup全国高校数学建模挑战赛是我国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数学建模竞赛之一。由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主办,该学会是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直接领导下的学术性社会团体,是国家一级学会。竞赛坚持学会创始人华罗庚教授数学与行业应用实际紧密结合的思想,通过面向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竞赛活动,拓宽社会、挖掘与培养优秀人才的渠道,搭建展示高校学生基础学术训练的平台,鼓励广大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扩增大学生科研视野同时,培养其创造精神及合作意识。

本次竞赛于20224148时至188时举行,共有8970支队伍参赛,包括1394支研究生队伍、7355支本科生队伍和221专科生队伍,26千人次参与,参赛队伍来自722所高校,吸引了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985211高校在内的队伍。

数学建模要求队伍具备解题能力、编程能力和写作能力,这三部分缺一不可,所以每支队伍的三名成员都有各自的主要负责部分。在202112时候,杨宣老师就完成了三支队伍的组建,每一名队员都充分利用寒假期间勤勤恳恳地去了解、学习数学建模。如:Python或者MATLAB编程的能力、建模模型的认识、解题能力以及如何规范、准确地撰写一篇数模论文。

在开赛首日,杨宣老师与各队伍讨论,确定了一支队伍解B题、两支队伍解D题,并详细分析了各自题目运用的数学模型。在确定好了大致的方向后,每个队伍的成员开始各司其职地进行着。然而比赛进行的并不顺利,每支队伍都开始陆续遇到了困难,如:模型的数学量化遇到了瓶颈、解题运用的模型新颖性存在改进空间、编写程序的复杂性较难实现等。此时杨宣老师敏锐的发现到了学生们遇到的困难,迅速召集大家,通过汇集大家的看法和就题目的内容进行讨论,最终确定解题需要使用的数学模型,模型问题解决后紧接着是编程问题,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和与各小组队友讨论后,敲定了大致思路,厘清了模型的解题步骤,使得各小组队友间更好地参与编写程序和论文的撰写。在比赛的四天四夜中,杨老师和同学们都在拼尽全力地进行比赛,杨老师每晚都带领着我们解题,指导编写程序到凌晨,在此过程中大家都没有感到劳累反而精力充沛,因为大家心中都有一个信念——完美地完成比赛。到了比赛最后的几个小时,每支队伍的进度也接近了尾声。当每支队伍完成论文初稿后,杨宣老师依旧进行着最后一项工作:检查每队的论文,详细的查看每一个公式、细心的修改每一队的摘要。毫无疑问这晚仍然是奋战到凌晨的一晚。经过全部工作彻底地完成,三支队伍418日凌晨5点提交了队员们努力了四天四夜的成果。

比赛过程中,面对全国各地高校的队伍以及985211等名校的巨大压力下,我校学生依然坚定信念、乐观以对、奋起直追、勇于尝试,每个小组积极探讨,通过分析题目、认真讨论、查阅资料、编写程序、不断优化模型,顺利完成比赛。最终不负众望,有一支队伍在比赛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三等奖。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学校领导的鼓励、学院领导和专业主任邹恩老师的关心支持以及学院老师们的指导,在接下来的后续数模比赛中,我院学子必将行稳致远,以期更大的进步。

 


/图:杨

审核:邹恩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陈怡华

友情链接更多 >>